正打算怀二胎或已经怀上二胎的你,是不是也有以下焦虑:
怀二宝会不会对我的事业造成影响?
二宝的到来会不会让大宝觉得失去了父母的宠爱,对大宝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养育孩子的成本这么高,我的经济还能负担得了吗?
我的年龄已经超过35岁,属于高龄产妇,我还能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吗?
当你出现以上焦虑时,说明你可能并未做好“怀二宝”的充分准备。
研究发现,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二胎妈妈更容易在怀孕过程中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和精神状态不仅会导致孕妈妈出现失眠、易怒、暴躁、紧张、哭泣等,在对孕妈妈本身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的同时还会对胎宝宝的下丘脑造成负面的影响,增加宝宝患精神疾病的概率,也容易导致胎宝宝出现兔唇,心脏缺陷等畸形。
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对胎儿和孕妈妈的影响不光体现在分娩前,还体现在分娩以后:
母亲在孕中晚期的焦虑/抑郁症状会影响到宝宝出生后的注意力集中问题,也会增加宝宝情绪和行为异常的概率。
同样,孕期长期处于不良情绪环境下的孕妈妈,生产后也更容易患上产后抑郁。
所以我们总是强调,千万不要把“生育”当做是一件小事,只有夫妻双方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能让“二宝”的到来更顺利,让一家四口更加和谐与幸福。
怀二宝前,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身体上的准备
研究数据表明,随着孕前体重指数的升高,孕妇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呈现明显上升的正相关曲线,因此建议各位姐妹们在怀孕前首先要把自己的体质量控制在正常范围(BMI:18.5-24.9)之内。均衡饮食以保证营养的全面,尽量不吃外卖,工作日时也可以自己在家提前备好午餐再带到公司食用。
夫妻双方均要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通过加强锻炼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由于想要二胎的女性基本上年龄都已经超过了35岁,属于高龄孕产妇,所以建议孕前夫妻身体双方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如果有过不良妊娠史的或有遗传病家族史的情况,还需要进行遗传咨询;另外若本身有慢性疾病的,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需要在病情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再进行怀孕。
平衡好工作和生活
工作上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对于自己不能胜任或超出自己岗位之外的工作,要勇敢“Say No”!尽量减少加班和出差,平衡好工作的轻重缓急,允许自己“慢”下来。
物质上的准备
二胎家庭面临着“上有老大要教育,下有二胎要抚养”的状况,这意味着家庭的支出将会更大,所以要在资金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心理准备
从多家医院对接诊的幼儿心理或者生理病因来看,因为家庭要增加新成员或者已经增添了次子女的头胎儿童出现严重情绪不稳定的病例呈现上升的态势。所以父母在决定要二宝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大宝的心理工作,千万不能“先斩后奏”。可以在要二宝前,先了解大宝在想什么,告诉大宝为什么要再生一个孩子,而且要让大宝明白,即使有了弟弟妹妹,父母对大宝的爱也不会减少,反而世界上多了一个人来爱大宝。当大宝接受并支持家庭的这个重大决定时,“二孩”的到来才会让这个家庭更温馨。
当夫妻双方做好以上准备,孕期发生焦虑或抑郁的概率就会降低很多,孕育之旅也会变得更美好起来。
意外怀上二宝,还来得及做准备吗?
有句话说得好:“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当你什么准备都还没做好,就意外怀上二宝了,该怎么办呢?别怕,一切都还来得及!
首先,不要惊慌,接受自己已经怀孕的事实,要把这个小生命当做是自己生命中的惊喜。
其次,及时平衡好工作与生活,尽量不要在8小时之外安排额外的工作,给自己的身体和大脑充分放松的时间,当工作安排和自己的怀孕大计冲突的时候,适当的学会拒绝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因意外怀孕而缺少孕前的全面体检的时候,更要按时产检;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也别过于紧张,配合专科医生的诊治,将怀孕的风险降到最低。
最后,仍然要及时和大宝进行沟通,给大宝创造与二宝互动的机会(比如胎教时让大宝一起参与进来),让大宝对未来的弟弟/妹妹产生期待;同时父母也要更加照顾好大宝的情绪,不要让大宝受冷落,更多地让大宝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已经出现孕期焦虑/抑郁,怎么破?
即使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但由于怀孕带来的种种生理上或环境上的变化,孕妈妈们还是无法完全避免焦虑或抑郁情绪,要知道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及时调节好心情,都不会对孕妈妈及胎宝宝造成不利影响。给大家介绍几个调节情绪的小妙招:
保持一定的社交,常和朋友聊天,分散注意力。与爱人分享怀孕的感受,彼此倾听。准爸爸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陪同准妈妈产检,共同面对孕期,使准妈妈不再感到孤单。与孕妈妈们交流分享,进行经验分享,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互相鼓励。专注于一些喜欢的事情,也可以通过冥想来增加对待困难的信心。
当以上方法都无法让你从负面情绪中解脱,一定要尽快到正规心理机构或医疗机构寻求支持。
关注当下,放松心情,远离焦虑,保持乐观,你会发现,原来好“孕”其实很简单。